最新资讯
CES Asia2026:核心元器件,赋能未来工厂智创
上海——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制造业的今天,一场关乎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革新正在悄然发生。明年10月,CES Asia 2026将在上海专门设立"核心元器件馆",集中展示支撑未来工厂创新的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。这标志着展会将目光投向了智能制造的最底层,也是最具决定性的技术领域。
走进正在紧张筹备的展区规划现场,一幅未来工厂的"技术解剖图"正在徐徐展开。从纳米级的传感器芯片到赋能工业机器人的精密减速器,从支撑工业互联网的通信模组到实现精准控制的伺服系统,这些平日里深藏在设备内部的"工业心脏"将在展会上首次集体亮相。
工业基石,铸就智能制造新底座
在核心元器件展区,一家德国企业带来的高性能传感器引起了专业观众的浓厚兴趣。这款仅有指甲盖大小的器件,却能实时监测设备的微米级振动变化,准确预测机械故障。"这就像给生产线装上了'听诊器'。"该公司技术总监如此形容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国产核心元器件正在实现突破性进展。一家深圳企业研发的伺服电机,其定位精度达到惊人的0.0001度,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。"我们花了八年时间攻克了这个难关,"企业创始人透露,"现在,我们的产品已经应用于多家汽车制造商的焊接机器人。"
创新突破,重塑产业竞争格局
在工业通信展区,新一代工业以太网芯片正在演示其卓越性能。相比传统技术,其传输延迟降低了90%,可靠性提升至99.9999%,为工业现场的实时控制提供了坚实基础。"这就像把普通公路升级为高速公路,"参展商形象地比喻,"数据的快速流通让整个工厂的协同效率得到质的飞跃。"
功率半导体展区同样亮点纷呈。采用新一代碳化硅材料的功率模块,不仅体积更小、效率更高,还能在更高温度下稳定工作。"这对新能源装备、工业电机等领域意义重大,"现场工程师解释道,"它能帮助客户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和节能化。"
生态协同,构建完整创新链条
值得注意的是,本届展会特别强调产业链的协同创新。从材料、设计、制造到应用,各个环节的创新企业将同台展示,呈现出完整的产业生态。"我们不仅要展示单个元器件,更要展示它们如何协同工作,共同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。"展区负责人表示。
在产学研合作专区,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带来了他们的最新成果。一款由国内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 MEMS 传感器,其精度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正在寻求产业化合作。"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,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。"项目负责人充满期待地说。
国际视野,汇聚全球创新力量
展会的国际化程度也令人瞩目。截至目前,已有来自日本、德国、美国等制造业强国的核心元器件企业确认参展。这些全球领军企业的参与,不仅带来了最前沿的技术成果,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对标国际的机遇。
"这是一个双向的窗口,"组委会国际事务负责人表示,"既让国际企业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,也让国内企业把握全球技术发展的脉搏。"
据悉,核心元器件馆的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。展区将采用"技术深度+应用广度"的双重展示逻辑,既深入解析核心技术原理,又直观展示应用效果,让专业观众获得全方位的观展体验。
2026年10月,上海将成为全球核心元器件创新的重要舞台。在这里,参观者将亲眼见证:这些看似微小的元器件,正在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,为未来工厂的智能化转型提供着最坚实的支撑。正如一位制造业专家所言:"真正的智能制造,始于这些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核心元器件。"